偏硅酸飲用水的健康喝法
水是生命的重要組成元素,而喝水是人體獲得水分的重要補充方式。想要保障飲水健康,就要先選擇適合您的好水,而添加了珍稀元素“硅”的健康好水更有利于人體健康。不過,即便有了好水,也要懂得怎么喝好,才不辜負這健康好水。那么,如何健康飲水,不做水盲?水健康頻道邀請一起來開啟一段飲水健康科普之旅。
一、水與健康 水的健康益處
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約占成年人體重的60%~70%,血液中大部分物質都是水分,肌肉、肺、大腦等組合和器官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除了組成人體,水還具有不少的功能。
1、潤滑:起到潤滑作用,關節潤滑劑、唾液、消化道分泌的胃腸粘液、呼吸系統氣道內的粘液、泌尿生殖道粘液等的生成都離不開水。
2、運送:水是多種礦物質、微生物、葡萄糖、氨基酸及其他營養素的良好溶劑,參與體內的物質轉運,它將營養物質運送到細胞內,同時運走體內的代謝廢物。
3、調節體溫:是體溫調節系統的主要組成成分,體內能量代謝產生的熱,通過體液傳到皮膚表面,經蒸發或者排汗帶走多余的熱量保持體溫恒定。
二、水與健康 人體水分的主要來源
對于成年人來說,每天需要1500-1700毫升水。我們需要的水分主要來自三個途徑:
1、內生水:占的比重很小。顧名思義,就是指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代謝產生的水分。
2、喝進去的水:占60%左右。包括各種途徑所獲得的白水、茶水、飲料等,通過喝水我們可以獲得很多水分。
3、來自食物中的水:占40%左右。我們吃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做飯時,采用蒸、燉、煮、炒等烹調方式,不僅可以保留食物中大部分的水分,還在烹調時加入一定的水。
口渴,往往被作為判斷身體缺水常用的一個方法,其實,當感覺口渴時,機體缺水已經超過體重的1%以上;還有一些癥狀意味著你的身體已經處于缺水狀態了,包括頭痛、關節痛、肌肉痛、便秘;尿少、尿液氣味濃重、尿的顏色發黃等。
那么,隨時喝水首先要選好水。
三、水與健康 如何選對你的健康水
飲水健康——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含量決定水的酸堿性
水中是否含有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是決定其酸堿性的關鍵。天然水源中含有鉀、鈣、鈉、鎂、偏硅酸等礦物元素,在凈化原水過程中把這些對人體有益的物質保留下來。相關研究也也已經證明,相比酸性飲用水,長期喝具有弱堿性指標的水的人群不易得心血管等多種疾病。
飲水健康——水中偏硅酸含量影響水質
飲用水對人體具有明顯的營養保健作用,如偏硅酸、鋰、鍶具有和鈣、鎂相似的生物學作用,能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有利于骨骼鈣化,防治骨質疏松;還能預防高血壓,保護心臟,降低心腦血管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偏硅酸含量高低,是世界各國評價水質量最常用、最重要的界限指標之一。
四、水污染危害飲水健康 如何獲取健康安全的弱堿性含硅水
以前,人們可以通過飲用自然界的地表水,井水、山泉水、河水、湖水中含有偏硅酸成分的水來維持健康,預防疾病,養生益壽。
但是,如今水污染嚴重,直接飲用地表水的做法已經不可取。偏硅酸水已經成為一種稀缺水源。那么,還有哪些途徑可以獲得偏硅酸水?
鮮泉礦物質水機是利用市政管道自來水的壓力驅動水流通過獨特四根濾芯采用微孔過濾技術來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依次去除水中泥沙、細菌、鐵銹、懸浮物、有害重金屬、余氯以及水中異色異味,達到干凈安全;然后依次接入三道硅元素礦管,最終生成富含硅元素等多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與礦物質的健康水,即用即飲,無二次污染。
通過礦化系統,對已氧化的自然水進行氧化還原處理法,生成回歸大自然的天然礦泉水質。
五、飲水健康科普 懂喝水不辜負好水
選對了水,還要懂喝水才能讓喝水發揮功效。那么,如何健康喝好水?
隨時補水,別等口渴才喝水—— 當出現口渴心煩或乏力頭疼等狀況時,說明機體細胞已經開始脫水,此時再喝水已經是“被動飲水”。久而久之,人體就會長期處于一種潛在的缺水狀態,不利于正常代謝。
因此,喝水跟吃飯一樣,也需要定時,變被動飲水為主動飲水,在感覺到“口渴”之前喝水。
喝溫不喝涼—— 喝涼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而過燙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誘發食道癌。
因此,喝水的溫度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
小口慢飲,不要大口牛飲—— 喝水時,不少人習慣“豪飲”一番,但這種飲水方法對健康并無好處??焖俅罅亢人畷杆傧♂屟?,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
正確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幾次徐徐咽下,這樣才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有效緩解口渴。
六、飲水健康莫失良機 不盲目喝水
喝水黃金時間,讓你的飲水健康事半功倍。
晨起后喝一杯水—— 早上起床后人體水分每晚約流失450毫升,早晨起床后會處于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在尚未進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溫的白開水是最好不過的了,這樣能使血液得到迅速稀釋,改善夜間脫水。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加一片新鮮檸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吃咸了后喝一杯水—— 吃太咸會導致高血壓、唾液分泌減少、口腔黏膜水腫等。如果吃咸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涼白開或檸檬水,盡量不要喝含糖的飲料或者酸奶,糖分反而會加重口渴感。淡豆漿90%以上都是水分,并且含有豐富的鉀,可促進鈉排出,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飯后半小時喝一杯水—— 飯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則會沖淡、稀釋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減弱,影響消化吸收。建議一般人飯后半小時飲水,200毫升左右。喝時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則頻繁、大量飲水容易燒心。容易燒心的人宜在飯后2~3小時,每間隔20~30分鐘喝3~4小口。
開空調半小時后喝一杯水—— 空調房內空氣干燥,容易造成人體水分流失,鼻腔等處黏膜過干,甚至引發支氣管炎。因此,在空調房逗留超過半小時以后,就要及時補充水分,白開水、礦泉水、檸檬水等即可,水溫以40℃左右為宜。
下班離開辦公室前喝一杯水—— 上班族常常會因忙碌的八小時工作而忽略了飲水,建議這些人養成下班前喝幾口水的習慣。因為,長期飲水不足,膀胱和腎都會受到損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響工作效率。此時不需要喝太多,一紙杯的量就足夠了,否則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洗澡后喝一杯水—— 洗完澡,很多人常常覺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飲而盡。殊不知,洗熱水澡后,身體受熱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臟跳動會比平時快些,喝太快會對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應該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溫水。
臨睡前喝一杯水——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則頻繁起夜會影響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應該抿兩口再睡覺。因為當人熟睡時,體內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變高。臨睡前適當喝點水,可以緩解該現象,從而降低發生腦血栓的風險。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邊常備一杯水,感覺口渴需馬上喝幾口。

- 上一篇:凈水行業仍然面臨著較大的問題,大量的凈水器都被召回 2020/7/29
- 下一篇:風里雨里 一號芯與你相約20208月31日第十三屆上海國際水 2020/7/24